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工业基础支撑增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更加凸显。尤其是伴随着低空经济成为各界瞩目的行业焦点,通用航空装备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亟需紧抓国家政策支持与地方发展积极性的双重机遇,充分发挥新技术的引领作用,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能力增强
为低空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航空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逐步深入,通用航空装备在这三大趋势的推动下发展尤为迅猛,成为行业变革的领跑者。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飞行汽车等新装备纷纷涌现,与通用飞机、直升机、飞艇、气球等传统通用航空装备共同构成了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传统通用航空装备研制和创新能力正不断增强。针对航空运输、特种作业、旅游运动等市场需求,全国各地已经研发出30多个型号的通用飞机。国产直升机形成从1吨级到13吨级相对完整的产品谱系,AC352直升机、涡轴16发动机适航取证。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M研制加快推进,全面进入适航符合性验证阶段。“小鹰”500、运-5B、运-12、西锐SR2X、AC系列直升机等型号实现量产。
截至2023年底,国内已有近20余家民营企业研制生产的轻小型通用航空装备(包括无人机)获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或设计生产批准)。湖南山河星航研制的阿若拉轻型运动飞机成功通过美国联邦航空局适航认证。万丰通过并购全球第三大通用飞机制造企业钻石飞机公司,形成全球布局的研发制造生产格局。
民用无人机、eVTOL等新型通用航空装备也在快速兴起。根据民航局的数据,2023年,我国已有实名登记无人机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无人机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消费级民用无人机产品占据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80%以上出口欧美市场。工业级无人机在地震救援、森林消防和航空配送等领域加快应用,为培育低空新业态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举例来说,辽宁锐翔在轻小型固定翼电动飞机领域已处于全球领跑地位,RX4E成为全球首款申请23部飞机适航审定的四座纯电动飞机。亿航智能、峰飞航空、时的科技、御风未来、沃飞长空等企业研发的eVTOL产品实现首飞或取证。吉利、广汽、小鹏、长城等车企以及航空工业、中国商飞等航空企业也纷纷布局开发eVTOL产品,腾讯等科技企业则通过投资等形式参与了相关项目。其中,亿航智能EH216-S已获得全球首张生产许可证,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
国内掀起的低空发展热潮也引发资本市场的关注,相关企业获得超千万元融资的案例屡见不鲜。亿航智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全球首家上市的eVTOL企业。万丰在发布与国外汽车主机厂合资开展eVTOL合作的公告后,股价呈现出一路上涨的强劲态势。
“技术+产业”通航装备商业化进程加速
依托政策支持以及产业链的不断迭代,以无人机、eVTOL为代表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持续发展,并逐步实现与5G、卫星互联网等的融合应用,其商业化进程加速,预示着低空经济时代即将到来。
在国家层面,各类重磅支持政策相继出台,明确了未来通用航空装备的发展方向。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加快电动通用航空器系列化、谱系化,到2035年实现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商业化、规模化应用。
2024年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元级市场规模。《方案》还强调提升创新能力、产业链竞争力水平,以及深化示范应用成效,并对运行服务体系、新型基础配套设施等基础支撑体系建设,促进通用航空装备两业融合、产融结合、国际合作等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地方政府也正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根据自身禀赋制定研制支持和产业落地政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6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相关内容写入了202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一些地方积极开放空域、设置补贴,激励低空经济发展。2023年12月,深圳率先推出具体补贴措施,对本市生产eVTOL航空器、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企业分别奖励1500万元、500万元或300万元。安徽芜湖提出到2025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300家,低空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江苏苏州、上海、广东珠海、四川绵阳、江西共青城等地也相继出台了招商引资和研制补贴等政策。
新技术、新产业的融合,为我国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发展带来新契机。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许多非航空专业企业进入通用航空领域,促进了产业模式创新和价值链重构。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动力电池、电机、电控领域已经搭建了相对完备的产业链和创新链。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31.6%。而eVTOL产业链与新能源汽车高度重合,未来或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当前国内汽车自动驾驶、环境感知、决策与控制等技术正在取得快速突破,汽车智能网联化技术研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为新型通用航空装备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先发优势。此外,国产大飞机C919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批产交付提速,我国的航空产业链、供应链也为eVTOL等新型通用航空装备的市场“起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我国通用航空装备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目前通用航空产业各方联动协同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尚待开发等不利因素还较为突出。同时,世界各国也正在加紧布局,相继发布新型通用航空器发展战略规划,采取多项措施强力推进eVTOL等实现产业化发展。对此我们也要增强忧患意识,注意牢牢抓住市场机遇,努力打造产业新优势。
共同发力 促进通航装备市场发展
政府引导无疑有助于凝聚行业发展力量。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低空经济代表着中国特色的低空空域开发利用新路径。各部门、各地方应加强协同,共同发力促进通用航空装备发展。立足国内发展基础和应用需求,制定新型通用航空装备的发展技术路线图,引导企业实现创新突破和商业应用。对标准法规、空域管理、建筑设计等领域需要进行的调整提前予以研究,留出政策“提前量”。充分利用协会、联盟等“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行业组织力量,凝聚产业发展共识,引导资源要素合理投向。
企业只有实现技术创新,才能发挥出多领域融合的优势。我国工业领域“全”“多”“大”的优势明显,应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通用航空装备制造企业与汽车、大飞机等产业链企业开展合作,整合相关资源和人才,与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进产品研发,降低通用航空装备的制造成本,从而加速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应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及应用研究,对不同技术方案进行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以高质量的通用航空装备供给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
挖掘低空市场需求,积极开展试点示范。相关企业应充分借助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资源,探索并广泛拓展应用场景,构建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可按照从无人到有人、从特殊场景到一般场景的发展过程,从物流运输、应急救援、航空培训等需求明确、落地见效快的场景入手,积极开展产业化应用试点示范,促进通用航空装备不断迭代。
完善通用航空装备安全体系,还应注重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发展是基础,安全是底线,有效防范和化解运行安全、功能安全、网络安全等安全风险,才能真正释放低空经济的潜力。各方应完善新型通用航空器的标准体系,协调推动工业标准与适航体系衔接。可考虑发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作用,助力提升装备安全水平。企业也应当主动遵守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共同促进行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