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元旦前夕,郑州市二七区市民杨芳收到了一则短信,“您的快件已离开郑州机场,发至郑州分拨中心,正在等待派送……”这是她的男朋友从德国为她代购的新年礼物。
新年假期,在北京工作的张志成结束探亲,乘坐郑州地铁一号线到郑州东站坐高铁返回北京仅用了4个多小时,快速的列车、宽敞的车厢,似乎让他沉重的行囊有所减轻。
这些5年前无法想象的情景,5年后却真切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地铁时代加速到来,航空货运快速发展,机场二期龙头高昂,“米”字形高铁雏形初具……“十二五”时期,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抢抓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全面发力“铁、公、机”各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陆空衔接、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枢纽地位不断提升,交通优势进一步彰显。
龙头高昂大枢纽建设实现关键性突破
2015年12月19日清晨,刚刚启用的T2航站楼内,张女士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用自助设备办理了电子登机牌。经常出差的她欣喜地告诉记者,T2航站楼设计人性化,配套设施齐全,非常有现代感,“丝毫不输‘北、上、广’。”
“郑州新郑机场二期工程T2航站楼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规模最大的单体工程,如果再加上即将投入的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和可供世界上最大客机A380起降的跑道,郑州新郑机场简直就是国内机场‘巨无霸’。”机场二期工程一位负责人表示。
191亿元的总投资,3000万人次的年客运吞吐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定位为国际货运枢纽和国内客运枢纽……从2012年12月郑州新郑机场二期工程奠基,到T2航站楼投用,只用3年时间,郑州新郑机场就步入“双航站楼双跑道”时代,其创造的“郑州速度”再次令周边省份刮目相看。
“这里,是河南走向世界的门户,也是世界认识河南的窗口。”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张延明说,“十二五”时期,我省紧抓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良好机遇,织天网、联地网、建机场,大枢纽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在空间上,已经形成“三圈一网”全覆盖。
“三圈”即通过城铁、地铁、高速、快速路连接形成的郑州都市圈,覆盖人口约1100万。截至目前,郑州东站至机场的城际铁路建成投用,地铁二号线明年投用,四港联动大道、机场高速改扩建部分建成。通过城际、高铁、高速连接所形成的中原城市群覆盖圈,覆盖人口约5400万。目前,郑开、郑焦城铁已开通,商登高速港区段已完工,省道S102,G107等多条高速路、快速路部分建成。通过高铁连接的高铁覆盖圈,覆盖人口约8亿。围绕“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目前高铁南站与郑万、郑合高铁开工建设,机场二期新建综合换乘中心可实现与公路、地铁、城际、高铁无缝衔接。
“一网”即遍布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空网络。截止到“十二五”末,机场二期投用,客货运能力可达2900万人次、100万吨;已开通航线169条,其中全货运国际航线30条,居内陆第一,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开通卡车航班城市45个。加之每周两班的“郑欧班列”与海铁联运体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成为分拨方式最多、分拨区域最广的中部物流大枢纽。
接天连地多式联运新优势不断彰显
在2015年6月举行的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上,省委书记郭庚茂的讲话掷地有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是支撑我们未来发展的最大王牌,对河南的影响最为深远。”
“米”字形快速铁路网,是国务院批复的两规划中明确的重大工程,具体是在京广和徐兰“十”字形快速客运通道基础上,建设郑州至重庆万州、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合肥、郑州至太原快速铁路。
2015年12月24日,作为河南“米”字形高铁东南方向的一“撇”,郑合高铁河南段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开通后,郑州至合肥最快仅需2小时。
在郑州做生意的合肥小伙梁万成兴奋地告诉记者:“目前郑州到合肥没有高铁,坐‘特快’回一次家要8个小时,有时候买不到票坐‘普快’要近11个小时,等到高铁建成了,这回家简直是‘飞’一般的感觉。”
省社科院有关专家认为,“米”字形高铁成型后,郑州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铁核心枢纽,形成以郑州为中心,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四面八方”轴带发展格局,并与国家其他区域快速铁路网有机衔接,不止更加便利人们的出行,还能对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产生强劲磁场,有力推动郑州乃至河南的建设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重要配套项目,郑欧班列从2013年7月18日开通至2015年12月4日,已累计开行250班,累计货值11.73亿美元,货重10.52万吨,其货运总量和满载率、境内集货辐射地域、境外分拨范围等指标持续稳居中欧班列首位。
“郑州天然的枢纽优势,以及与中东部制造业基地和天津、青岛、连云港等海港口岸联系便利等诸多因素,共同形成了其集疏货源的有利条件,使郑欧班列迅速脱颖而出。未来,郑州国际陆港与郑州航空港一体联动,郑欧班列与卢货航、“米”字形高铁等连天接地,将共同打造出河南对外开放新平台、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大枢纽。”郑州市有关负责人如是评价。
“双枢纽”启动走活临空经济一盘棋
2015年11月23日12时许,一架波音747—8f全货机降落在郑州机场,这是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在郑州机场执飞的第438班全货机。从2014年1月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收购卢货航35%的股权,到去年底年货运吞吐量突破5万吨……不到2年时间,“郑州—卢森堡”这条横贯中欧的货运“空中丝绸之路”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郑州+卢森堡意味着‘1+1>2’,可以进一步驱动中国至欧洲航空货运的发展,进而实现覆盖全球航空货运网络的目标。”卢森堡货运航空公司高级副总裁亨宁祖尔•汉森表示,作为入驻郑州机场的首个国际货运航空基地公司,双方将在地面操作、仓储分拨、冷链物流、飞机维修和飞行培训等方面展开全产业链的深度合作。“我们希望把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货运服务带到河南,做大做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经济产业链,提升物流业服务水平,实现高端产业集聚。”
“作为合作内容之一,卢货航将在郑州设立飞机维修基地和飞行员培训中心。”河南航投一位负责人表示,并合作推进合资货航、卡车航班等业务,促进郑州航空枢纽地面网络的形成,争取在最近几年内,货运量达到20万吨。
在“双枢纽”战略驱动下,郑州机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正在快速形成。截至2015年底,已有UPS、FedEx、DHL、俄罗斯空桥、国货航、南航、华信等18家航空公司在郑州机场开通全货运航线34条,其中全货运国际航线30条,排名内陆第一,全国前三,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2012年、2013年、2014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分别增长47%、69%、44.9%,增速连续三年居全国大型机场首位。
大物流撬动大产业。航空物流体系的构建不仅打开了内陆大省河南更为开阔的经济视野,更为省会郑州搭建出参与国际分工、构建开放高地的新平台。
5年来,郑州航空港已成为企业家青睐的投资热土——酷派、天宇、创维等16家智能手机企业纷至沓来;友嘉精密机械产业园、中法通用飞机生产制造、云和互联网产业园等“大块头”项目相继签约;中外运、TNT中原陆运中转枢纽等物流项目加快建设……高端制造业、航空偏好型产业及与航空物流配套的金融、保险等高端服务业纷纷落子航空港。
前景光明,未来可期。在“十三五”发展蓝图上,一幅“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