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河南日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1-06/14/content_499271.htm
6月13日,细雨蒙蒙的午后,从郑州出发,记者来到北京东城区内务部街。
说是街,其实是条胡同。斜斜窄窄的巷子里,市井之声不绝于耳,往来路人错肩而行。
走过梁实秋故居、六公主府邸,一排矮栅栏后的砖墙上,挂着头戴金冠的红色狮子国徽。此行目的地,卢森堡驻华大使官邸到了。
俞博生大使就站在门口,笑容可掬,撑伞相候:“欢迎到‘卢森堡’做客!”
他的汉语略显生涩,寒暄一番方知,这座1937年建成的四合院,从上世纪70年代中卢建交开始,便是历任卢森堡驻华大使官邸,也是现今唯一还在胡同里的外国使节驻所。
走进主楼会客厅,一个1米多高的深红色中药柜惹人注目。一格格抽屉上,毛笔书写的“茯苓”“灸草”“连翘”等药材标签,与墙上的简笔画相映成趣。画里描绘的正是内务部街胡同的日常生活场景。
“每次听到老朋友带来关于‘空中丝绸之路’的好消息,我都非常兴奋!”俞博生从卢森堡货航郑州航线货运量同比增长创历史新高的数据中,再次肯定了豫卢合作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他口中所说的这条“空中丝绸之路”,起源于2014年河南航投和卢森堡货航的合作。时近七载,这条“路”越“飞”越宽,将一个内陆省份的经济触角伸向全球,进而成为国际间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开放之路。
“我来中国4年,去过河南6次,在那里,既有中华文明的悠久灿烂,又有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俞博生说。
客厅茶几上放着一个醒目的红色骆驼工艺品,看见记者一直在打量,俞博生笑了:“这只钧瓷做的骆驼,就是河南朋友送给我的。而贝泰尔首相的办公桌上,摆的是一架卢货航飞机模型,你不觉得这很奇妙吗?昔日响彻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如今变成了飞机引擎的轰鸣。”
一句“河南朋友”,将双方的商业合作关系转化为友谊。而这样的情谊,在患难之际的相互支持中,得到了印证与升华。
2020年至今,为支援全球抗疫,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从未停飞。在俞博生看来,这条国际货运航线保持重要物资的流通,在中欧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去年3月,几万只口罩和防护服从河南送到卢森堡时的场景让我至今难忘。”
也就在那天,他教会了6岁女儿一句唐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原定30分钟的会面,谈笑风生间持续了1个小时。天色渐暗,记者辞行。俞博生意犹未尽,送出门来,继续带着记者参观起院子里的中式游廊。红色雕花八角宫灯映照下,挂在墙上的一幅幅卢森堡风光照片,是他的“乡愁”。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谚语:晴天一起散步的朋友多,下雨送伞的却很少。”他为记者撑起伞送行:“我也愿意为河南的朋友做这样的事情。”
夏雨伴风,拂面温热,心也暖暖的。
郑州到卢森堡,距离有多远?也许是一条8249公里的航线,也许是一段685公里的高铁。当然,也许紧贴着,那是“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民心的距离。
一座藏在胡同里的驻华大使官邸,给了我们这个最亲切的答案。